食品安全中的科技治理与社会信任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话题引起了中国民众的相当关注.这一现象反映的不仅仅是饮食风险的存在与个体健康的诉求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更揭示了个体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下中国的食品安全不仅涉及科学技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且关乎社会心理、权力治理、意识形态等层面的现代性话语.因此,本文从科技”治理”与社会信任两方面,来探讨当代中国的食品安全之究竟.文章首先从食品政治出发,指出尽管一系列的安全监测体系较完备,政法部门的规训惩罚较严厉,但仅凭这些”治理性”的技术指标和意识形态,依旧无法增加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这是中国目前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最大阻滞.接着,笔者以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为例,充分展现大闸蟹生活的环境、摄取的食物等养殖环节,诠释当地人利用”全景敞视”的机制,使阳澄湖大闸蟹成为广受食客追捧的珍品.由此,文章强调食品安全不但离不开客观的、技术的检测、控制与保障,更需要重新建构一种社会的、心理的或主观的食品领域中的公共信任.
食品安全 科技治理 社会信任 监管机制
王华
江南大学法学院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332-34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