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少年离愁,浓浓的乡土人情--《穿过忧伤的花季》”留守者”形象评析
农村留守少年,是近年来时常引起新闻传媒关注,却在荧屏和银幕的艺术创作中都较为鲜见的题材.如何在影片中”接地气”地呈现农村留守少年的世界,如何精准地描绘他们的心灵地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电影品质的审美格调与文化内涵,是此类影片一直以来的期待.影片《穿过忧伤的花季》以人物形象谱系的塑造为突破口,完成了以叙事为主、抒情为辅的艺术创作。主要人物形象是否立得住,是叙事型影片成败的关键。编导从少年本色、留守身份两个层面人手进行人物塑造,既突出了星儿、向华萍、陈军、罗大勇各不相同的个性与气质,也十分注意表现他们的相似之处。影片抓住“单纯”和“青涩”两个关键点,通过力求干净的画面效果和与之相呼应的对话场面,鲜明地突出少年特质。简言之,编导以朴实、简练的手法勾勒出农村留守少年的生活状态,善于挖掘平淡情节的内在张力,围绕“情感”这一核心关照少年及其周围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把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题材衍生出厚重的社会人文内涵。整部影片富有开创性地塑造了电影中农村留守群体的形象,较为平衡地处理了写实和写意两种手法,建立了带有抒情风格的现实主义的审美格调,引领观众慢慢品味那淡淡的离愁和浓浓的乡情。
《穿过忧伤的花季》 农村留守少年 人物形象 审美风格 乡土人情
沙扬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36-240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