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化到去地方化:中国沿海外贸加工业空间格局变化
中国沿海外贸加工业的形成大多与全球外包活动有关,受到全球生产网络组织结构的深刻影响.近年来,一些企业受到跨国公司或全球贸易商的控制,逐订单而居,开始了”俘获”型转移,出现了”去地方化(delocalization)”现象,对地区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鉴于沿海外贸加工业发展成功与否对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研究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的去地方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地方化和去地方化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外贸加工业的形成和地方化集聚特征,其次研究了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中国沿海外贸加工业去地方化的形式和机理,认为去地方化的形式主要有生产者驱动的去地方化、购买者驱动的去地方化和混合型驱动的去地方化,其作用力主要有来自网络权力和地方政策的拉力、生产要素成本的推力、社会联系与运输成本的阻力.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三种去地方化形式下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转移的态势,并从整体上勾画出去地方化的态势与格局.最后对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去地方化下的转移升级进行了思考.
沿海外贸加工业 空间格局 去地方化战略 产业转型
朱华友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金华321004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43-460
2013-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