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及其价值研究

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是明清时期为实现利用淮河清水冲刷黄河泥沙和漕粮运输船只平稳穿黄过淮等目标,而于黄河、淮河与运河相交的清口一带(今江苏省淮安市码头镇)修建的各类水工建筑物组合体,主要分布于今淮安市的淮阴区、洪泽县和盱眙县等地.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所在的区域是明清时期国家水利工程兴建和管理的关键所在,在现代水利事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未来将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部分工程目前仍在发挥效益,且具有较高的价值,因而它既是仍在发挥效益的古代水利工程,又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在用工程和文化遗产的双重特性。对它们的保护与利用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深入研究清口-洪泽湖枢纽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布置、工程结构等的特点,及其运行机理;研究枢纽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及其水利工程演变与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关系,从而深入挖掘其科技价值,为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研究和考古成果,通过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商,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推出枢纽所在区域古代水利工程原址展示、电子沙盘复原模型、虚拟现实复原模型或多媒体制作等展陈模式,展示该区域古代水利工程的工程技术特点与运行机理,使人们更为简捷、直观地了解该区域古代水利工程的科技价值,从而增强其自觉保护的意识。编制清口-洪泽湖枢纽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规划。开展对该区域古代水利工程的调查与价值评估工作,探讨满足水利功能发挥与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现代技术应用与传统技术保护之间的衔接;结合其历史与未来,充分考虑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探讨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战略,使之既能得以有效保护,又能得以可持续利用。

明清时期 水利枢纽 规划设计 运行管理 可持续利用

王英华 吕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

国内会议

国际水历史学会昆明国际会议

昆明

中文

60-71

2013-0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