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型正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轻量化改进研究
本文以某车型的正碰性能开发为例,建立了正碰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着眼于车身轻量化改进方案,对比了改进前后的质量和正碰性能的变化,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正面100%刚性墙碰撞结果:优化方案的B柱的加速度曲线峰值有所下降,加速度峰值出现时刻后移;侵入量有所增加,除了转向管柱处存在风险,其他位置均符合性能指标;去掉副车架,减少一条变形传递路径,但是通过减弱前边梁内的加强板,使得前边梁有更多的压溃。正面40%偏置碰撞结果:优化方案的B柱的加速度曲线峰值略微上升;侵入量整体增加,转向管柱处的侵入量仍存在风险,离合器踏板过孔位置处侵入量提高较多;去掉副车架,减少一条变形传递路径,但是通过减弱前边梁内的加强板,使得前边梁有更多的压溃。整车前部耐撞性结构优化方案总减重约17.654kg,达到设计减重15kg的要求。与基础模型对比,100%刚性墙正碰优化方案优于基础模型,主要原因在于前端变形模式及吸能效果优于基础模型;减重后侵入量有所上升,但在四星车型侵入量设计的可控范围以内;加速度峰值基本相同,完全满足约束系统供应商的要求;在此车身结构基础上,合理配备约束系统,完全可达到四星要求。
汽车车身 轻量化设计 安全性能 碰撞侵入量
杨磊 吴宪
同济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019-102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