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灌域紫花苜蓿地下滴灌试验研究
研究了不同水分、滴灌带埋深情况下,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株高及干物质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为:第三茬>第二茬>第一茬;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粗纤维累积变化影响不显著,对返青期粗脂肪累积变化影响较大,分枝期的灰分含量与埋设深度和灌水量均呈正相关,滴灌带埋深10cm、灌水量337mm下利于植株氮含量后期的累积;综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两个重要指标可知滴灌带埋设深度为10cm、灌水量337mm处理更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节水增产.本研究将普通滴灌带使用寿命延长1-2年,从而降低了成本投入.本研究结论为当地地下滴灌及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紫花苜蓿 地埋滴灌 生长特性 技术推广
田德龙 徐冰 郭克贞 李熙婷 鹿海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国内会议
赤峰
中文
571-575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