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日本体育教习研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晚清政府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被首次纳入其中,并且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均需开设体操课程,课程称为”体操科”,即”体育课”.然而,面对这些新兴的课程(体操、图画、格致),旧科举出身的老师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去教,一时师资成了当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采取了聘用日本教习来华执教的措施,日本体育教习也在其中.所谓日本体育教习,是指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官办学堂里所执教体操、兵操的日本籍教师。在大量留日学生未归国之前,和教会学校不被政府认可,以及它们的学生和毕业生也没有资格获得任何政府津贴或职务情况下,一批日本体育教习来到中国,执教在政府的官办学堂,影响着中国早期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对晚清时期的日本体育教习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所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日本体育教习史料,分析其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 结果与分析:晚清时期的日本体育教习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为:一、在华日本体育教习的兴起(1895-1903),主要表现为日本体育课模式的引进、体育口令等专用术语的传入、警务学堂中的日本兵式体操;二、在华日本体育教习的全盛( 1904-1907),主要表现为在华日本教习执教于不同类型的新式学堂;三、在华日本体育教习的衰退(1908-1911),主要是由于留日归国学生的冲击、日本体育教习的自身原因、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改变等。
学校教育 体育教习 晚清时期 日本
周亚婷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21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186-187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