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风景名胜区是全人类的瑰宝,对其研究、鉴定、保护、保存,并传之世世代代,永续利用,是人们的历史使命.在追求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更要非常注重风景区的价值性质与定位、功能与保护、规划与建设,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一宝贵资源,刻不容缓的问题是呼吁社会各界人事积极参与、共同研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风景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产生这些现状问题的根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即立法层次较低;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对待风景区认识上各方面难以统一协调的矛盾;管理方法不合理等。通过对国外的国家公园制度进行比较和研究之后发现,各国的国家公园制度有许多优秀的成功经验,如重视民众意愿、贯彻环保教育、完备的法律依据、妥善处理景区与当地住民关系、适当吸收私人经济资本、土地权属处理得当。在了解我国风景名胜区现状,分析景区遭受破坏根源后,结合外国国家公园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宏观指导方面: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提高立法层次,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健全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各项制度。具体实施方面:使管理过程中各阶段内容具体化,目的明确,怎样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设立标准细化,严格控制数量,控制好规划审批和建设阶段,维护和管理层面需注意的问题,加强环保主题教育。
风景名胜区 资源保护 管理创新 可持续发展
王超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
云南普者黑
中文
131-145
2014-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