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历史地段街道空间环境探讨--以北京什刹海地区典型街道为例

在中国传统城市中,街道不仅起到了交通通行的作用,还作为重要的邻里交往空间影响着城市的肌理.街道是城市结构的重要骨架,城市街道空间对于城市生活品质影响重大.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汽车为中心的一系列道路的改造以单调的机动车道代替了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汽车不仅将人逐出街道,还阻断了街道两侧的交流,给步行活动造成不便.行走变成了一种“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的机械运动,步行环境被忽视.在什刹海街道空间的调查中运用环境心理学和AHP层次分析法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从街道空间,街道设施,街道活动三个方面选取什刹海地区五类典型街道进行调查,包括实地测量,调查问卷,案例访谈,评价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详细图纸表现北京旧城街道中的环境设施状况和步行空间体验.总结北京旧城街道空间的优点,并且针对不同类型街道分别提出改进意见,由此反馈到城市街道设计中去,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历史地段 街道空间 环境设施 步行体验 市政规划

李翅 黄哲姣 朱斯斯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系 北京林业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

西宁

中文

107-114

2012-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