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肌理延续文脉--从历史层面探讨风景园林的保护
风景园林的自然环境反映了人类历史活动的文化特征,它包含自然与人文两个层面.风景园林开发建设中应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地质及水系的现状环境.在人文层面,在协调自然环境前提下,尊重区域历史文化传统,达到历史文脉的延续,传承风景园林历史文化.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的建设也与日俱增,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层面探讨风景园林的保护的相关问题,阐述了“肌理”与“文脉”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并以广州越秀公园为例,首先应从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入手,撷取精华,不流于形式,应充分考虑其原有的肌理特点,充分尊重场地的固有属性,才能真正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环境。任何好的风景园林设计,都应将景观地标置于空间环境中,犹如从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生长出来,风景园林的保护应在宏观的整体框架、中观的景观地标及微观的景观细部的三个层面上全面进行,避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出现。通过对有形物质的保护,达到对整个风景园林无形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关注。通过尊重场所的原有肌理,合理利用物质与非物质人文要素,最终达到传承文脉的作用,实现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风景园林 环境保护 文化特征 肌理特点
吴虑 吴晓松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1年度学术交流会
江西三清山
中文
73-82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