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稻主要病虫组合用药防治技术研究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也是遭受病虫害严重侵袭的作物,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都在1.1亿公顷次以上.病虫害的暴发与猖獗危害势必会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而水稻病虫的防控技术,特别是化学防治技术,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障粮食丰收的重要措施.随着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禁用,一批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在稻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传统防治方式是针对单一病虫、选用单一药剂进行防治,缺乏整体宏观的研究.为此,在高毒农药替代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等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南方稻区主要病虫混合发生的实际情况,全国农技中心和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合作,从2010—2012年在南方9个水稻主产省33个试验点开展了以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TM)、吡虫啉(高巧TM、艾美乐TM)、吡蚜酮、肟菌·戊唑醇(拿敌稳TM)、丙森锌(安泰生TM)等为基本药剂,结合其他药剂,达到以最低施药量实现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危害,促进水稻健康生长,保证对农田生态和稻米食用安全的最佳用药组合模式.组合用药技术体现了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有机结合,它是把水稻整个生育期病虫害作为防治目标,不再把单一病虫作为防治目标。通过3年试验证明,组合用药技术不仅可较好的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危害,多数地区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而且达到了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剂量,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增加水稻产量的目的,实现了以最低用药成本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危害的目标。同时,多地实践证明组合用药对稻田天敌无显著不良影响,对水稻安全,保障了农田生态安全,可以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水稻 病虫害防治 用药模式 生态安全

张帅 邵振润 李永平 彭丽年 张凯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四川 成都 610041 湖北省植保站,湖北 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

南京

中文

203-208

2013-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