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害虫抗药性治理示范区的实践与探讨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也是遭受病虫害严重侵袭的作物,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都在1.1亿公顷次以上.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民盲目用药、过量用药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水稻害虫抗药性快速上升.根据2011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抗药性监测通报,水稻主要害虫褐飞虱、灰飞虱、二化螟都对田间常用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这不仅提高了防治成本,而且增加了稻米质量安全风险.由于褐飞虱对防治药剂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药性,导致2005年大面积水稻”冒穿”,农民损失惨重.因此,在摸清我国水稻主要害虫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开展轮换用药、交替用药、暂停用药等措施,降低水稻害虫抗药性水平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排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设立了水稻害虫抗药性治理示范区,面积为667m2,通过开展抗药性监测、田间药效验证、轮换用药等措施,达到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稻米食用安全的目的.
水稻害虫 抗药性监测 轮换用药 药效评价
康晓霞 徐蕾 陈银凤 袁林泽 周奋启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植保植检站,江苏 扬州 2250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08-211
2013-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