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宜黄县2013年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宜黄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南部,全县有耕地1.99万hm2,其中水田1.96万hm2,水稻复种面积保持在1.67万hm2以上,2013年早稻面积0.53万hm2,中稻面积0.87万hm2,二晚面积约0.53万hm2.江西鼠型动物有23种,隶属2目6科10属,宜黄主要害鼠有七种,分别为: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小家鼠(Mus mu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 c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社鼠和针毛鼠等.农田为害严重的为褐家鼠及黑线姬鼠,室内为害严重的为褐家鼠及小家鼠.每年4~5月,田间鼠害数量增加较大,农作物受害丛率一般在2%~5%,高的达15%~20%,个别田块出现72.5%的受害丛率.分析了2013年该地鼠害防治情况,指出田鼠繁殖速度快、天敌减少、气候温暖、灭鼠工作滞后、缺乏稻田鼠害防治方面的技术和资金是其重发的主要原因。农田鼠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害鼠的防治方法很多,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很难将害鼠长期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必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农田害鼠在繁殖盛期内,一般上下半年各有1个繁殖高峰,但不同鼠种或同一鼠种在不同的区域具体时间也有所不同。在江西,灭鼠的最佳时机一般在3月中旬和8月上中旬,对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地区,灾后虽然短时间内可能维持较低的鼠密度,但其种群数量会很快回升,并超过原有水平,因此灾后鼠害防治显得非常重要。

农田鼠害 危害性 灭鼠技术 时机选择

刘剑青 邓为红 吴小勇 江晔 王建华

江西省宜黄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江西 宜黄344400 江西省宜黄县中港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江西 宜黄 344412 江西省宜黄县黄陂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江西 宜黄 344406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

南京

中文

307-309

2013-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