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曹杨一村的原始规划特征与产业遗产可识别性
研究对象是中国首个工人新村,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曹杨一村.它始建于1951年4月,1952年5月竣工,至今原址原功能持续使用了60余年.本文立足于原始档案和现场调研,基于选址和邻里单元,对曹杨一村的建造背景和规划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性论证.指出曹杨一村作为工人新村的策源地,既体现了中国产业工人”家国同构”的普遍性居住规律,又利用前瞻性的规划理念,以人为本,塑造了与区位、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的独一无二的宜居场所.它不仅是上海产业建筑保护的突出对象,对当代居住区规划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而且通过曹杨一村来甄别中国特色的某些可识别性特征,同样可以提供国际产业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多样性的研究范例.
城市规划 居住区 遗产价值 可识别性
邹尼尼
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79-390
2013-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