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洛阳为例谈滨水人居与棕地划定--城市规划棕线的提出
随着中国城市开发的逐步深入,大量工业用地和被污染过的水系,通过置换,变成了居住、商业用地,而当前棕地的再利用问题缺乏可操作的城市规划控制,本文提出棕线的概念,用以对污染地带的规划与开发、治理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具体来说,就是参照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红、绿、蓝、紫、黑、橙和黄7种控制线,来制定城市规划棕线,在城市已建成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调查,协同城市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对城市中的工业生产用地进行详细的评价,根据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的年限的不同,以及污染的性质,确定规划区域内的污染范围的大小以及性质,同时,借鉴文物保护中的文物紫线的概念,进行划分。而工业污染用地棕线指在城市建成区中已经被工业生产污染的区域的控制线,对这些区域的范围进行划定,分为绝对整治棕线和建筑控制棕线,对于绝对整治棕线内,必须进行综合整治以后才能置换用地属性,进行建设;对于建筑控制棕线以内的区域,也需要进行专项的环境保护评估,提出整治方案,对建筑的属性,容积率,绿化等进行特殊的规定,以确保尽量减少对人们的生活的危害。
城市规划 棕线 人居环境 污染地带
刘长飞 孙跃杰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48-451
2013-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