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发挥手机科普在科技馆体系中的作用

作为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科技馆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组织各种科普实践和培训实验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近年来,为适应各地区科普教育发展的需要,全国科技馆数目不断增加.然而,科技馆科普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观众的受益程度,而不仅是看科技馆数目和观众人数的多少.从这一理念出发,采用多元化技术和手段深化科普教育是科技馆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传统科普形式相比,手机具备便携性、个性化、精准化等特征。在科普事业发展繁荣的今天,手机科普成为科普事业发展的契机,开拓手机科普的功能将有助于发展科技馆体系建设。用手机进行科普其优势在于内容丰富性、参与互动性、信息及时性、移动便捷性。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公众对手机科普产品的需求逐渐凸显,随之手机科普报、手机终端科普应用等互动模式,逐渐萌芽并开始发展。从“科学普及”阶段到“公众理解科学”到“科学传播”,现代科普体系正在逐渐形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生活方式。而手机科普则是网络科普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展好手机科普,既能拓展科普渠道,提高科普水平,又能为我国的公益科普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馆 科普教育 智能手机

刘怡

中国科学技术馆

国内会议

2013(江苏·南京)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南京

中文

379-382

2013-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