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科技馆与高校合作开展流动科普服务模式初探--以广西”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活动为例

青少年科普工作在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发展、科技兴国的时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如科普资源投入不足,各地区科普资源分布不均衡,科普设施匮乏,科普队伍人力资源不足.如何拓展思路,成为科普工作者工作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广西”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为例,探讨科技馆如何利用高校雄厚的人力和活动资源,加强针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合作,探索科普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以期提高流动科普服务工作的成效.本文所探讨的合作模式是指“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活动与高校“支教”、“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合作,共同制订长期与中小学互动的科普教育活动计划,是对“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流动模式的探索。该模式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流动科普宣传作用,同时实现科技馆、高校和中小学校三方共赢。通过合作,使科普场馆和高校的教育活动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同时使科普场馆工作者和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组织科普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实现“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活动的良性发展。

科技馆 流动科普服务 馆校合作 资源利用

陆世高

广西科技馆

国内会议

2013(江苏·南京)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南京

中文

463-466

2013-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