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博内容贡献驱动因素研究

微博用户的内容贡献不仅是个体的记录表达,更是微博平台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首先引入了动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来分析微博用户内容贡献的驱动因素,将内容贡献的动因分为内在驱动(自我记录与表达、情感满足、隐私担忧和印象保护)和外在驱动(外部奖励和预期互惠)两大类;研究结果显示内在动机中自我表达与记录和情感满足积极影响内容贡献意向,但是隐私担忧和印象保护对内容贡献的消极影响没有得到验证。外在动机中预期互惠积极影响内容贡献意向,外部奖励对内容贡献意向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微博的自媒体功能满足了用户表达自我的需求,使用户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从而更愿意在微博上贡献内容。同时,用户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感知到的有用性及互惠性也激励用户更多的在微博上作出内容贡献。本研究中外部奖励主要侧重于虚拟奖励,如网络奖品、积分、等级提升等,并没有显著影响内容贡献,这说明微博服务商应该结合微博受众需求及平台本身的特点重构其奖励机制,其次,探讨了微博的三种系统特性(广播性、互动性和易访问性)对内容贡献动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的系统特性广播性、易访问性、互动性对于用户内容贡献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都有显著的影响。微博服务商应该加强这些平台属性从而促使用户贡献更多的内容。广播性对隐私担忧的积极影响也应得到微博服务商的关注。在保持微博广播性这一媒体属性的前提下,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设置来保护用卢隐私,比如设置非共同关注的好友可以浏览内容的范围等,从而在加强广播性对于内容贡献正向影响的同时,降低其负向影响,最后提出微博用户内容贡献的研究模型和假设,并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微博用户 内容贡献 驱动因素

闵庆飞 宋亚楠 刘子龙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大连116024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大连116024;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5

国内会议

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贵阳

中文

168-174

2013-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