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分析在糜子区试产量性状评价上的应用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9年国家糜子区域试验14个参试品系的7个数量指标与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生育日数>主茎节数>单株粒重>主穗长>稳重>株高.因此,在糜子生产区,可以通过延长生育日数来间接地提高糜子的产量.在实际生产中,选择生育期适中,主茎节数较多,单株粒重较重的品种,达到获得较高产量的目的.
糜子 产量评价 性状鉴定 灰色关联分析
张盼盼 殷丽华 柯希望 冯佰利 郑殿峰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712100;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71210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44-48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