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地方志数字基础平台的构建

地方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系统性、资料性和科学性,既包含丰富的内容信息,又适合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地方志基础平台不仅能实现地方志资源组织、揭示、共享和服务,而且能够实现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知识挖掘与可视化,拓展地方志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解决当前地方志数字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从方志资源数字化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各主流机构在方志数字化应用中存在的六种问题,针对方志数据库重复建设、数字化成果无法共享等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地方志数字基础平台的设想。从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上来看,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与中国互联网发展是同步的,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发展初期,地方志资源数字化是从少数省市地方志编纂机构与图书馆开始的,由于信息技术在数据库管理、检索引擎、信息发布等方面还远未成熟,也没有统一范式可供遵循,基本由信息技术部门主导了项目的建设,地方志机构在需求分析与远期规划方面考量不足,整体表现为探索阶段。在历经了近20年的发展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跨平台互联与异构数据库共享方面有了充分的实践,地方志数据库建设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作者提出创建地方志数字基础平台的设想是有足够依据的。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论述了如何将将方志资源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挖掘地方志中的知识信息,实现时间、空间、文献等多维度的智能检索、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显示,这为方志资源的开发与广泛应用指明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说明本文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与广阔的视野。本文在宏观架构与技术路线方面阐述比较充分,不过在地方志文献自身的复杂性方面论述还有待深入,需要指出的是旧方志的语义分析与新方志中非汉字数据的利用是数据挖掘的难点,需要作者在创建技术规范给予充分分析,并针对数据库的典型用户作深入的调查,进一步完善地方志数字基础平台的架构。

地方志 数字平台 资源利用

肖禹 王昭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

东莞

中文

979-986

2013-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