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代《南海县志》等为例看社会身份观念的变迁
志书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表述不可避免地带上作者当时所处时代的印记.通过对这种印记进行对比可以考察出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观念,进而观察时代变迁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观察角度.这篇文章最引人人胜之处的是,过去大家注意到的人物资料,多是他人写他人,他人评价他人,很少有机会看到书写自己或者评价自己的书写。本文从署名这种小地方找到切入讨论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与表达,确实是相当有创意的做法。这种对自我认识的研究,不论是在现代人类学、社会学乃至于历史学都是相当热门的问题之一。作者巧妙地分析方志中作者叙的署名,透过表列与比较的方法,显出许多有趣的地方。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自我表达社会身份的元素,包括了科名、职位以及地位的表达,这些都不是无意识的反射行为,特别是把同一人不同时期的署名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各种人群对身份感受的表达。过去在研究地方志时相当强调方志具有表达地方意识的功能,然而地方意识终究是抽象的概念,如果单靠描写对地方记忆的创造与描写,恐怕很难说明地方意识已经深植人心。透过作者的分析,人们真的可以看到一些写序的笔者,因受身处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了署名的方式,这其实能够有效地说明人心中的意识问题。当然这样的分析更须要对时代特色有所掌握。作者注意到官场的制度变化,反映到身份表达上,就是掌握时代变化的影响。在此同时,也让人们有更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一个人的表达其实是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多偶然,该如何确定每个人的表达是有意识而为之,是研究这类问题最为困难的部分。如果这个题目有机会更进一步讨论,那么确认写作者的主观意识将会是分析过程中最难的地方,若能细分与确认每个人的表达确实有特殊意义,那么必然可以看出更多社会身份观念的变迁问题。
《南海县志》 志书作者 社会观念
王晓亮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国内会议
东莞
中文
1050-1062
2013-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