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国《广东年鉴》编纂述评

民国《广东年鉴》为民国30年(1941)广东省政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次年出版的民国时期唯一一部广东省级年鉴.该鉴是在省会广州失陷、战局动荡的形势下,由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决定编纂的,全书26篇,480万字,辅以数字图表,以专区、县分列,载录了岭南典章文物,保存了民国时期广东省自然与社会各方面的资料,对广东近代史研究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在已有民国史研究的成果中,如广州城市近代化研究、广东抗日战争史研究、广东民国时期对外关系研究、广东民国时期财政政策变迁研究、广东民国时期宗教研究等都大量引用了该年鉴的资料.本文对民国时期广东地区编纂出版的唯一一部省级地方综合年鉴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其体例、内容尤其是各部类的文献价值以及资料失漏情况分析颇详,对《广东年鉴》的成书过程及参与编修人员的履历、学历等也有一定的涉猎,使这部尚不为人注意的年鉴得以跃人人们的视野,并为人们所知。

《广东年鉴》 文本体例 成书过程 文献价值 民国时期

刘波 萧艳娥 许之标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

东莞

中文

1098-1105

2013-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