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阴志》的修纂、版本源流及文献价值
江阴素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自北宋早期所修江阴军《旧经》《图经》等书开始,迄及民国时期陈思修、缪荃孙纂《江阴县续志》,民国24年(1935)王维屏撰《江阴志略》,先后修纂过十余部志书.本文对早已散佚的宋《江阴志》进行辑佚和整理校勘,也是丰富江阴古城文化内涵的一件大事,宋时江阴地情之概况,人文之精粹,先辈业绩之德行,无不跃然志乘.本文对于整理发掘江阴地方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整理和研究,以及对于促进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方志学、文学史、文献校勘、目录学等诸多学科的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所谓,零圭碎璧,犹可珍惜;残膏剩馥,沾溉无穷。
江阴志 修纂工作 历史文化 文献价值
杨印民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内会议
东莞
中文
467-474
2013-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