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多样性研究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新西兰和意大利等猕猴桃出口大国爆发,并有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散之势,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在中国陕西、四川、重庆、河南、贵州、湖北及安徽等猕猴桃主产区进行了溃疡病样本的采集,采集部位主要包括树干、枝蔓、叶片、花蕾及根部,共计获得207个菌株.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均属于丁香假单胞菌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但各菌株在培养特征、致病性、分子遗传水平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按菌落形态及色素分泌等培养特征,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3种类型.依据致病力差异,可将菌株分为强、较强、中等及弱4种类型.对形态及致病力不同类型的24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Rep-pcr聚类分析,发现供试菌株可以划分为4组,所聚类群和致病力分化所形成的组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形态学类型、地域分布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由此说明,中国猕猴桃溃疡病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猕猴桃 细菌性溃疡病 菌株培养 遗传多样性

李黎 钟彩虹 李大卫 张胜菊 黄宏文

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武汉430074 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510650

国内会议

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五届研讨会

河南南阳

中文

147-154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