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形成机制鉴定1例
从病历资料分析,吴某存在双额、左颞部、枕部头皮下血肿,左外耳道皮擦伤,鼻挫伤。其头部损伤分布广泛、且相对孤立,符合钝性外力多次作用形成。吴某存在颅内双侧额颞顶部硬膜外、下血肿,双额叶脑挫裂伤。所以缺乏认定或排除减速损伤的依据。阅影像学资料可见吴某顶部颅盖骨骨折线从前向后呈倒Y字形,顶骨塌陷,骨折线向额部两侧延伸,中颅窝骨折(左侧脑脊液耳漏),矢状缝哆开。骨折线集中部位是着力部位,吴某应为顶部受力造成颅骨骨折;颅骨碎裂不严重,并且骨折线走行长,符合较大暴力持续作用的结果,反映顶部受力面较大,受力较重,而击打速度不快。因此鉴定意见为吴某头部损伤情况符合钝性外力多次作用所致;吴某在汽车内被扳手击打以及跳车摔伤两种致伤方式均不能独立的、合理的解释其头部损伤表现。
颅脑损伤 法医学鉴定 创口形态 致伤方式
狄胜利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33-134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