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层、分类”的委员会体系:”教授治学”的有效载体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学术本位,推进”教授治学”.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在学院层面上探索建立教授委员会的基础上,在学校层面上建立了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形成”分层、分类”的委员会体系,有效实现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与协同运行.根据大学内部权力和权力主体不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分为党务治理结构、行政治理结构、学术治理结构、民主监督结构。如何优化配置四种权力并保障四种权力的优化运行,是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实质性内容。特别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项权力的配置,更是事关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东北师范大学委员会体系的建立,不仅有效实现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而且推动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同运行。从这些委员会的组成成员来看,除去教授委员会,据统计,行业专家和教授在其他委员会中占到的比例一般都在70%-80%左右,有效地保证了教授在学术事务中权力的充分发挥;从章程中对各委员会的职能规定来看,各委员会依据章程在校内管理领域,按照工作性质及切块管理的原则,对教务、财务、文献资源建设、人才队伍等各方面事务开展充分调研论证,进行咨询或决策,对所涉及的部门、单位工作予以指导、协调和督办,保证了各方面事务的民主科学决策和高效规范执行。教授们的本业和专长主要是“治学”。

大学制度 委员会 教授治学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东北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

长春

中文

243-245

2013-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