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极端天气预报思路的探讨
极端天气过程是预报中的难点问题,也是预报人员和天气研究持续关注的课题.在实际天气预报业务中,北京的极端天气种类有很多,如2012年7月21日的特大暴雨,2012年11月3日的暴雪,2015年5月10的低温等典型天气过程,都是动辄几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这给预报带来了严峻考验和挑战,综合分析这些极端天气过程都是受华北冷涡的影响,并在此期间或前后,有热带气旋活动,从一定侧面说明,极端天气的发生、发展一定要有大的天气环流系统配合,在各类极端天气中,特大暴雨带来的损失和灾害尤为严重.本文以北京地区”120721”特大暴雨为例,探讨此类极端天气的预报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北京地区历史上出现暴雨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得出其地理、季节、时段等分布特点,并针对”20120721”北京特大暴雨,对其降水特点与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多家数值预报的结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此类天气的六点预报思路:(1)熟悉北京地区的特征地形,了解北京夏季暴雨时空分布的特点;(2)了解北京地区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如蒙古低涡低槽、切变、西来槽、回流、东北低涡、台风等,并建立相应的暴雨预报天气模型;(3)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当有重大天气系统出现,应提前关注,采取4~7天跟踪,3天预报,1~2天预警的策略,确保重大天气系统无遗漏;(4)分析各种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量级及其组合是否有利于北京地区强降水的发生;(5)当预报有暴雨时,特别是数值预报已表征雨量较大时,应对比分析同期历史资料进一步对暴雨出现的时段、落区和量级进行细化:(6)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做好临近监测工作.
极端天气 气象预报 降水特征 环流形势
余运河 舒颖 刘家俊
61741部队,北京,100094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1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