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春季首场透雨统计特征及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等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衡水市近年春季首场透雨日期进行统计,并对2次首场透雨的环流形势、水汽、热力及动力条件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衡水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出现平均日期为5月9日,各站平均日期最早为冀州5月7日,最晚为武强5月11日,呈从西南到东北偏晚的趋势,但总体差别不大.各站首场透雨最早出现日期均为4月1~2日,最晚为5月下旬或无透雨.(2)这两次过程都属于低槽冷锋类降雨,影响系统500hPa都为西风槽,东部高压脊形成强大的阻挡势力,脊后偏南气流较强,低层都有切变与地面倒槽.(3)云图上无强对流云系,TBB都较高,为230~250K.雷达回波为积云性层状云混合回波,散度场形成明显的抽吸机制,垂直速度场200hPa以下为一致的上升运动.(4)”12.4”过程雨量较大,大部达暴雨,700和850hPa形成低环流,其向东北方向伸出的倒槽基本垂直,低层辐合及上升速度中心值明显偏大,而”14.4”过程低层只有切变,没有形成低压环流.

首场透雨 统计特征 环流形势 过程分析

陈瑞敏

河北省衡水市气象局 河北衡水053000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10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