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5年邢台市区两次大风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为保证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和比较性,彻底改善地面气象观测环境,2014年邢台将观测点从紫金站改为黄寺站.本文主要通过两次大风过程对比分析以及在其后两次冷空气影响过程中的应用结果,对由于观测环境变迁引起风场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两次大风天气的高空形势分型都是脊前下滑型;850hPa冷平流比较强盛;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和暖平流使得地面形成气旋,从而使得冷空气主体东移或东南移的速度减慢,气压梯度加大,有利于锋后偏北风或西北风的加强;大风发生前,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作用有助于锋后地面层的偏北风风速加大;冷空气下沉,动量下传也使锋后地面风速加大;冷锋后上空的冷平流使得锋后近地面层出现较大的正变压中心,变压风也加强了地面风速;太行山特殊的地形作用也对大风天气产生一定的作用.

大风 天气过程 垂直速度 温度平流

李芷霞 王从梅 张建波 李晓帆 付娇

邢台市气象局 ,河北省邢台市,054000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1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