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涡诱发暴雨对比分析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Micaps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学和天气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1~2日和2012年9月8日南阳两次典型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层持续稳定大气中,高空深厚低涡的动力作用,高空西风槽和冷空气的侵入,中低层切变线的动力抬升引发暴雨;暴雨发生时,南阳地区上空存在大的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两次过程垂直上升运动与低涡有较好的对应,低涡前部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机制和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涡度场配置为暴雨的形成发展提供有利的动力环境.
暴雨 低涡诱发 过程分析 西风槽 切变线
刘冬艳 徐艳玉 张林艳
南阳市气象局 ,473000 西峡县气象局 ,南阳,474550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1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