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年河南省春季暴雨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
通过对近12a(2003~2014年)河南省20个区域性春季暴雨日进行系统性分析,借鉴已有暴雨天气类型研究成果和业务预报工作经验,揭示河南省春季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总结河南省春季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对河南来说,区域性春季暴雨最早发生在3月下旬,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之后;其发生概率为1~2次/年,2008、2009年春季暴雨最多,均为4次/年,2007年之后河南省春季暴雨约占95%,表示近年来春季暴雨有增多的趋势.春季暴雨强度和发生次数并不完全一致,最强暴雨日发生在2013年5月25日08时~26日08时,且强度明显很大,全省62%站出现暴雨,全省共有10站日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年5月的日降雨量极值.河南春季暴雨易发区主要位于偏南、偏东部一带,其中豫东南(信阳的北部和驻马店)出现的几率最大,其次是豫西、豫西南,而豫西北最少,暴雨区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和夏、秋季相比,河南春季暴雨降水持续时间不长,降水性质以非稳定性为主,对流性、混合性降水明显偏多,对流天气以雷暴为主,且常大面积出现,短时强降水、大风和冰雹天气也有,但不是很多;对流性质远没有夏季强烈,比秋季略强.从中高纬环流形势演变来看,500hPa贝湖或贝湖以西地区多维持一低槽区,槽底伸至我国新疆,甚至更南地区,乌拉尔山东部有高压脊发展,多呈”双阻型”或”三阻型”,20个春季暴雨中,共有16个个例属于经向型,其中11个个例经向尺度特别大;副高对河南春季暴雨的直接影响并不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副高北侧的西风带中;台风远距离影响河南也并不明显,仅一例0801号台风”浣熊”的破历史过早登录,导致河南的影响系统稳定、持续时间较长,降水累积量大.由于4月中旬到5月底此阶段南方暖湿空气己明显加强,东移高空槽增多,在高空槽前,地面”倒V形槽”容易自长江流域上游向东北方向伸展,随着地面气流辐合加强,锋生易发生于倒槽中.河南春季暴雨的天气学物理概念模型大致分为低槽/低涡型和短波槽/切变线型两类,第一类春季暴雨的天气学物理概念模型中,对流层中层以经向度大的低槽或西南气流影响为主,中低层多配合有低涡、切变线;地面以暖倒槽顶部影响为主,常配合有东路冷空气,暴雨区多位于地面倒槽顶后部的东北气流中、低涡移动的左前方;湿层非常厚,强降水时段湿层可向上发展到300hPa,多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带来的暴雨区范围较大、过程雨量可很大;第二类春季暴雨的天气学物理概念模型中,欧亚中低纬度以纬向环流为主,对流层中层多短波槽快速东南移动,暴雨多发生于中低层700、850hPa两切变线之间;地面形势场有两种,一是地面倒槽发展,河南处于倒槽顶部,二是地面暖低压强烈发展,河南处于低压内部;此类水汽条件一般较好,湿层可向上发展到500hPa,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带来的暴雨区局地性较强.
春季暴雨 倒槽锋生 地面气旋 中低层低涡
鲁坦 徐文明 俞小鼎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