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大暴雨形成的机理与中尺度分析
为深入了解局地强降水的形成机理,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资料和1°×1°、6小时间隔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7-8日出现在河南东部商丘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hPa、700hPa低槽与低层东西向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是此次大暴雨形成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分析显示:多个中尺度雨团的活动形成了4个大暴雨中心,中尺度雨团与MαCS相伴,而MαCS是由多个MγCS和MβCS合并、加强的结果.这些MγCS和MβCS是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或辐合中心触发产生并发展,MαCS覆盖区下强降水回波的移动与发展与地面中度辐合系统对应较好,大暴雨出现在地面辐合系统形成后的卜2h内;而暖平流导致的局地升温,是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形成的主要原因.TBB梯度与降水强度成正比,当▽TBB/0.5°E≥34°C,并且TBB≤-63°C时,将产生30mm/1h的强降水;当MCS发展成熟时强降水发生在中尺度对流云团TBB低值中心附近,当TBB在1h内降低31°C以上时,1-2h后该地将出现雨强为50mm的短时强降水.
大暴雨 中尺度雨团 局地强降水 高时空分辨率
喻谦花 郑世林 吴蓁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郑州,450003;开封市气象局,开封475004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