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武汉MST雷达的两次寒潮过程观测特性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武汉(29°N,118°E)MST雷达低模式观测数据,分析比较了两次寒潮强对流期间回波结构、风场以及风剪切特性.2014年11月30日寒潮事件:雷达五个波束(垂直波束和东南西北倾斜波束)均观测到3-9km高度处厚度约为2km时间尺度约为13h的向下倾斜回波结构,水平风场和垂直风剪切的时间-高度变化图也出现明显的倾斜结构,由此证明对流层顶折叠现象导致该倾斜回波结构;随后,各个波束方向观测到垂直尺度约6km,时间尺度约8h的冷锋回波结构,结合水平风场剖面估算此次冷锋水平尺度达600km左右.2015年1月4日寒潮事件:雷达各波束方向观测到时间尺度约为40个小时的冷锋结构,水平尺度达到约2100km,期间锋面附近伴有边界层喷流从低对流层向中对流层入侵现象.本文还分析了两次寒潮事件期间典型的多普勒功率谱数据和纬向经向风,发现,2014年11月30日寒湖事件主要是偏北风寒流引起,而2015年1月4日寒潮事件主要是偏南风寒流引起.
寒潮 过程分析 MST雷达 对流层顶折叠 冷锋 边界层喷流
陈飞龙 陈罡 黄光亮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武汉430079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