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在3次降水过程中的应用

利用大连市气象局地基GPS/MET观测网大气可降水量(PWV)数据,分析2011年瓦房店、庄河、长海三个地区降水天气过程PWV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物理量场和天气系统,探讨了大尺度水汽输送、辐合与PWV变化的关系,以及GPS在暴雨天气时的应用.并得出如下结论:PWV的增长方式受当地天气系统的支配和制约,对于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PWV的变化与降水值有明显的相关性:表现为当有水汽由南向北输送时,PWV在降水开始前逐渐地增长,当地面、高空有大范围的水汽辐合并且当高空的比湿值大于10g·kg-1时,PWV显著增长(降水开始前4-5小时),主要降水时段与PWV的峰值相拖同时PWV的增幅的大小与降雨强度有明显的关系.

降水 过程分析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输送

程航 程相坤 朱晶 李鸿强

大连市气象台,辽宁大连116001 大连市气象局网络中心资料室,辽宁大连116001 大连市气象局业务处,辽宁大连116001 大连市金州区气象局,辽宁大连116600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1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