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异常物理机制研究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异常物理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异常偏多发生在异常环流背景下,乌拉尔山高压脊和贝加尔湖低压槽强于常年,冷空气偏强且路径偏南;东亚40-50°N处在纬向强锋区中,有利于气旋等天气系统生成发展;副高脊线比常年偏北2个纬度,西北侧暖湿气流活跃.7月中高纬有3次明显冷空气向南侵入到40°N,与中低纬北上至40°N及以北的暖湿气流交绥形成暴雨,影响系统分别为华北气旋、蒙古气旋冷锋和副高西侧辐合线,不同影响系统暴雨过程物理机制存在差异.3次暴雨过程中华北气旋暴雨水汽供应最充沛,水汽源地不仅有西太平洋、南海、东海和黄海,还有孟加拉湾;暴雨区水汽主要由副高外围西南或偏南气流向北输送,东海北部和黄海是水汽汇合和输送量最大的区域.高空急流受贝湖低槽强度影响,不同影响系统高空急流演变和强度不同,低空急流分布与强度以及高空辐散区、低空辐合区相对高、低空急流轴分布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高、低空急流耦合发展及高空辐散区、低空辐合区叠置产生的强垂直上升运动造成水汽强烈辐合,其中华北气旋暴雨最强,水汽辐合层顶达到850hPa,蒙古气旋冷锋和副高西侧辐合线暴雨在900hPa附近及以下.热力分析表明,3次暴雨过程中环境大气中层均有干冷空气侵入,增加了降水对流不稳定.
异常降水 过程分析 环流形势 物理量诊断
高松影 赵婷婷 宋丽丽 杨青 韩卫东 罗箭宇 白华
辽宁省丹东气象台,辽宁丹东118000 沈阳中心气象台,辽宁沈阳110016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1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