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
利用2013年至2014年沈阳站地基GPS水汽监测系统探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对该地区可降水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如下:沈阳GPS探测PWV和根据探空数据计算PWV相关系数达到0.9,均方根误差为4.73mm,这说明了GPS遥感水汽方法的合理性.沈阳地区夏季PWV要大于春秋两季,汛期非降水日可降水量平均值分别为28.58mm,低于华北和西南地区观测值.强降水过程前均存在PWV增加的现象,PWV最大增量集中在2到8mm之间,最大增量一般集中出现在强降水发生前1到3h内.不同的对流系统中PWV特征不同,南方气旋和东北冷涡共同影响的个例中PWV最大,局地强对流PWV最少.通过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模拟沈阳地区气团轨迹,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气团分型,不同气团中PWV有所不同,西南气团PWV均为最大,更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
可降水量 全球定位系统 季节差异 气团分型
杨磊 王瀛 才奎志 陈宇 孙丽 蒋超 杨雪 胡鹏宇 黄海亮 曹世腾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辽宁沈阳110000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9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