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一次严重霾天气的成因分析
利用辽宁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观测资料、沈阳风廓线仪资料及PM2.5逐小时观测资料,对2014年10月30日-11月1日沈阳、鞍山、抚顺、阜新等地区出现的一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的空气污染状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及影响天气系统的热力动力结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且利用HYSPLIT轨迹模式模拟沈阳地区气团轨迹,以便分析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来自于哈尔滨和长春的污染气团,有利的环流和风场条件,加上稳定的大气层结,是霾天气维持和加强的重要条件;在空气未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冷暖空气的汇合使地面湿度加大,更有利于霾天气的形成,且吸湿粒子吸湿凝结增大会使能见度急剧降低,霾天气加重;露点锋的移动路径能够提前反映出冷暖空气汇合位置,从而能够判断霾天气即将出现的地区.
雾霾天气 成因分析 大尺度环流 风场条件 露点锋
杨雪 王瀛 陈宇 杨磊 黄海亮 曹世腾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