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夏一次致洪冷涡天气特征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5年初夏内蒙古东部持续性暴雨诱发的洪涝灾害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过程是在蒙古冷涡发展东移,受下游高压脊阻挡,并在内蒙古东部维持,配合地面气旋,及700、850hPa暖切变线形成了一次持续性的降水过程.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使得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该处恰是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6月11日随着冷涡后西北气流的加强,西南-偏南水汽通道被截断,但偏南、及冷涡前部偏东低空急流的建立,使得中低层水汽在大兴安岭地形作用下,中低层水汽辐合得以加强.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11-12日.这与降水维持加强密切相关.此次暴雨过程,高层有冷平流侵入,中低层为持续时间长的暖平流,中低层有不稳定层结,是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暴雨过程.在过程雨量大于50m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出现了洪涝和地质灾害,特别是同时出现短时强降水的站点,洪涝灾害更为严重.
暴雨过程 冷性低涡 地面气旋 暖切变线 洪涝灾害
云静波 仲夏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市,01005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10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