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从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抬升触发条件出发,利用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鄂尔多斯市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卫星云图上,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从生成到消亡阶段经历的5-6个小时,其发展旺盛阶段也是强对流发生的时段;在雷达基本速度图上有”逆风区”的存在,是此次强对流过程的雷达回波径向速度图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大气层结极不稳,适宜的0℃、-20℃层高度为降雹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地形抬升作用,低层辅合高层辐散使得抬升运动加强,中尺度系统的扰动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起到了触发作用.湿位涡正压(MPV1)向小于0与斜压向(MPV2)大于0相叠加的区域对应冰雹、强降水的落区.
强对流天气过程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逆风区 大气层结 湿位涡
仲夏 孙永刚 孟雪峰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01005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14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