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同春季连续两年同时期首场透雨的强弱对比

春季首场透雨历来都是大同乃至华北西北地区预报技术关注的重点,为了提高对其天气强度的诊断识别能力,本文选择了相似环流背景下:2014年5月9~12日大同一次大到暴雨的极端透雨个例和2015年5月8~11日的普通透雨个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发生在稳定的大尺度冷涡系统控制下,中低空切变线仍是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建立仍是能否产生大降水的关键,即极端透雨低空西南与东南急流都较普通透雨更强盛且持续时间长;极端透雨个例发生在深厚的天气尺度上升运动中(上升运动伸展到300hpa附近),而普通透雨上升运动仅存在于500~700hpa;极端透雨发生时整层水汽含量都高,且湿区范围宽广持续时间长,而普通透雨个例水汽通道被干区切断,使得深厚湿层范围小且持续时间短.

降雨过程 降水强度 冷性低涡 中低空切变线 低空急流

何正梅 张玉芳 贾利芳

大同市气象局,大同037010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6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