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个数值预报产品对山西三次强降水过程预报性能的对比分析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山西强降水已经在省台开展了多年,数值预报产品也是参差有别,通过T639-thin(以下简称T639模式)、ECMWF-thin(以下简称EC模式)、日本模式及NECP模式对2014年7月(北京时,下同)发生的三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性能进行了效果检验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家模式对欧亚太陆中高纬环流形式的调整和演变,对此次研究中的三次强降水过程均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四家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对雨带走向基本能把握,但对强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的把握与实况相比偏差较大,而且对强降水中心的预报稳定性也较差;在降水量级上,各家模式各时效预报的小到中雨范围把握较好,大到暴雨落区偏差或大或小;总体来看,NECP模式预报较准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产生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位置和强度的预报,不同的数值模式24h时效预报与零场基本一致;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对低涡系统或低槽,各家模式均有强度和位置上的偏差;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EC模式和NECP模式各时效预报脊点位置跟实况场基本一致,T639模式和日本模式预报的强度较实况偏弱.

强降水 T639-thin模式 ECMWF-thin模式 日本模式 NECP模式 预报性能

马严枝 郭媛媛 张国勇

山西省气象台,太原030006 山西省气象局,太原030002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16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