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山西中南部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从天气背景入手,运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分钟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讨论了2015年5月6日山西中南部飑线导致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的大气环流背景、中尺度环境场分析、大气不稳定层结等特点,并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飑线的回波特征做了分析.结果发现:(1)这次雷雨大风和冰雹过程的大气环境场表现为高空冷涡与地面倒槽配合型,高空中层冷涡底部西北风急流携带干冷空气东移南下,叠加在低层倒槽前部南来暖湿气流之上,在山西中南部形成大尺度的不稳定环境,有利于对流系统的发展增强.主要的风雹区域就位于中高层冷涡南侧西北风急流出口区和850hPa切变线、地面辐合线的叠加区.(2)利用地面加密分钟观测资料可以分析出:降雹区都有地面中尺度切变线和辐合中心配合,这些中尺度切变和辐合提供了上升气流的抬升力,加速了对流系统的发展.单站气象要素的分析发现:发生雷雨大风和冰雹的气象站都表现出了气压陡增、温度骤降、风速变大的飑线天气特征.(3)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在K指数、SI指数、CAPE值、θse和风随高度的变化等方面均表现明显,0及-20℃层高度也有利于冰雹的产生.(4)风场和湿度场的垂直分布表明:强天气区的垂直结构表现为高层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平流之上,垂直风切变很大,湿度层结下湿上干,低层湿空气很薄,中高层干燥,这种层结特征决定了这次飑线过程降水量不大,以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为主.(5)在雷达拼图上表现出明显的飑线回波特征,其强度回波呈现弓形特征,有6个强回波中心嵌在弓形回波之上,中心强度均在50dBZ以上,闻喜、晋城回波中心强度达到65dBZ,回波中心造成强烈的冰雹和雷雨大风.
飑线 天气过程分析 回波特征 探测资料
赵海英
山西省气象台,太原,030006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