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西岸局地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EC再分析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天津塘沽、河北沧州两部多普勒雷达资料,天津铁塔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0816”局地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对流潜势以及中小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局地暴雨天气的形成机理.冷涡后部的冷空气与高压北侧的暖湿气流在渤海西岸交汇,在偏东风的作用下,低层大气由干转湿,具备了发生短时强降水的潜势。各个阶段的中尺度环境场特征:第一阶段(16日23: 00~17日01:00),当干线推进到高能中心,触发了对流的发展;第二阶段(17日01:00~02:00),两条边界层辐合线在天津的东南部水汽大值区相碰,且在边界层存在明显的中尺度急流,水汽输送条件好,最大雨强达到50mm/h以上;第三阶段(01:00—03:00),地面冷空气南下,与西南和东南风交汇在天津东北部,且在低层存在明显的气旋式切变,使天津东北部对流发展。最后随着高空转为西北气流,暖湿空气被切断,降水过程结束:微波辐射计资料显示,在对流发生前l小时左右,边界层(lkm以下)露点和水汽密度会迅速增加,可为强降水的提前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暴雨过程 中尺度特征 环流背景 对流潜势
张楠 何群英 卢焕珍 刘一玮 汪靖
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