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宁波自动观测能见度质量评估及一次沿海雾边界层特征

基于宁波全市范围内5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对2007~2013年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能见度资料进行对比,并基于凉帽山高塔资料对北仑港区一次锋前雾的边界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动观测能见度数据具有很好的信度和可参考性,但普遍低于人工观测.随着能见度增大,二者差异缩小,但差异不稳定性增大.当vis≥1.0km时,人工观测数值约为自动观测的2倍;vis<1.0km时,二者数值较为接近.边界层内高相对湿度的维持和较小的偏东风气流对大雾形成较为有利,而雾滴形成时凝结潜热的释放形成并加强了边界层逆温,进一步加大能见度的恶化,冷空气侵入最终使得大雾逐渐消散.

气象资料 自动观测能见度 质量评估 边界层特征

朱佳敏 朱宪春 涂小萍 张晶晶 孙长 滕丽丽

宁波市北仑区气象局,宁波,315826 宁波市气象台,宁波,315012 浙江省气象台,杭州,310012 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宁波,315012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6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