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谭美”倒槽影响汉口两次短时强降雨对比分析

我国台风倒槽强降水受到关注;在强天气监测分析中,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也获得较为广泛应用.2013年8月下旬”潭美”台风登陆福建,后经江南、华南西部偏西行.与文献一致,小时雨量超过20.0mm被称为短时强降雨.在”潭美”北侧倒槽等影响下,汉口站在23-24日连续2d均有短时强降雨出现.这期间对流层中低层倒槽随着高度的增加向西倾斜.利用GFS一日四次0.5°×0.5°分析、FY2E卫星TBB、MP-3000A地基微波辐射计和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等资料,分析汉口站短时强降雨发生机理.汉口站第一次短时强降雨强度稍小,发生在23日20时至21时,雨量26.7mm;第二次发生在24日17时至18时,雨量36.3mm.第一次短时强降雨发生前数小时,地面气温下降、相对湿度上升,但幅度均较小。第一次短时强降雨与偏东风急流减弱、1000-1500m出现东北风转为东南风同时发生,即偏东风急流减弱、边界层顶下较深厚台风倒槽过境是短时强降雨发生有利条件。

强降雨 过程分析 发生机理 台风倒槽 偏东风急流

张端禹 徐桂荣 徐明 周志敏 冷亮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05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