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及其与我国气温的联系
利用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和5项西太平洋副高(以下简称副高)特征指数资料,分析了1951-2010年初秋(9月)副高强度、面积、西伸脊点、脊线、北界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我国气温的联系.结果表明:5项副高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副高强度和面积指数具有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西伸脊点、脊线和北界位置均无明显长期变化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初秋副高西伸脊点位置、脊线和北界位置与我国同期气温异常关系密切.当副高西伸脊点位置偏东(西),易造成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和川西地区、云南大部及华南部分地区同期气温偏低(高);当副高脊线或北界位置偏北(南),易造成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尤其是贵州大部和江南东部(浙闽一带)的同期气温偏高(低).
西太平洋副高 年际变化 大气温度
黄小梅 肖丁木 戴竹君 陈丹
中国气象局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2 四川省气象台,四川成都610072 南京市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19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