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EMD方法的河南省倒春寒时空分布分析
利用1961-2014年河南省100个站3-4月份的逐日气温资料,根据河南省的倒春寒标准,建立倒春寒发生次数的时间序列.然后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分析各序列不同的时间尺度变化,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对河南省倒春寒年平均次数变化的突变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倒春寒发生次数基本上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空间格局,但2-3级倒春寒发生次数呈现出北少南多的空间格局.商丘和三门峡地区,发生倒春寒的总次数较多,并且也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倒春寒,是受倒春寒影响较大的区域.通过EEMD分析,IMF1模态和趋势项基本反映了倒春寒的演变规律.河南倒春寒的年发生次数有一个明显的准5年周期振荡,且发生次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2005年为突变点,在春季增暖的气候背景下倒春寒年发生次数开始减少.
倒春寒 时空分布 突变分析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徐岩岩 常军
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