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土壤相对湿度气象模型研究

土壤相对湿度气象模型对土壤旱涝定量评估及农业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双鸭山地区1994~2007年各旬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及土壤相对湿度(10-30cm)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检验,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壤相对湿度气象因子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相对湿度与多项气象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蒸发量和旬平均气温,降水量与蒸发量在土壤相对湿度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通过蒸发量起作用.(2)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合理地解释气象因子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也能综合定量地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程度.10-30cm各层土壤相对湿度模拟平均误差为7.2%;20cm、30cm和10-30cm土层模拟效果要优于10cm土层;夏季和秋季模拟效果优于春季,但春季5月份作物播种期模拟效果很好,模拟误差均在6.6%以下.模型可为土壤旱涝定量评估及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农业生产 土壤旱涝 土壤相对湿度 气象模型

王芳 高永刚 白鸣祺 南瑞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气象局,双鸭山15510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局,哈尔滨150001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5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