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廓线资料在沈阳城区强对流天气中的分析应用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的基本产品、M1caps实况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沈阳城区发生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是在冷涡背景下,高空存在横槽、逆温,触发的局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降雹前高空由西北风转为偏西风,预示着横槽的到来,风廓线雷达对冷空气侵入的判别提前于常规观测资料.1000m以下水平风的变化与降雹时间及强度有较好的对应.高空水平风速≥12m/s的风速带在降雹前1小时达到峰值.高空急流区在冰雹发生前20~25分钟出现急流动量下传,为冰雹的产生提供动力条件.降雹阶段探测高度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空气湿度增大和高层存在大量冰晶粒子所致.冰雹过程中,冰晶粒子主要集中在1900m以下.降雹前25分钟垂直风切变增大,并在降雹前20分钟达到极值,垂直风切变的变化与急流的变化相对应.垂直速度达到极值对应的并不是降雹的开始,低层信噪比>60dB,对应降雹开始,信噪比对于冰雹的敏感程度比垂直速度高.垂直速度大于4m/s与降水的开始、结束时间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冰雹 天气过程 风廓线资料 强度分析 空气湿度
李典 李崇 班伟龙 吴宇童 孟鹏 张治
沈阳市气象局,沈阳110168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