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苏州市2014年霾天气特征分析

本文统计了2014年苏州市霾天气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气象条件与霾天气的关系,发现:苏州霾天气总体以轻微和轻度霾为主,2014年霾日共143天,与2013年相比,2014年轻微霾日略有增多,轻度霾日略有减少,而中度和重度霾日数显著减少.霾天气出现频次以冬季和春季居多,一天中上午9~11时为霾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段,凌晨5时霾出现频率相对较低.降水对大气气溶胶具有湿清除作用,因此明显的降水过程有助于大气颗粒物浓度下降,且雨量越大,越不利于霾天气发生,降水过后霾天气通常会得到缓解.2014年多数月份呈现”雨多霾少、雨少霾多”的特点.苏州位于长三角地区,东部近海,吹偏东风时,海上洁净空气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和霾消散.偏西风和偏南风的气团来源于内陆,上游的污染物输送易造成苏州近地面污染积聚和霾天气发生.偏北风常对应冷空气过程,2014年苏州39.8%的重度霾发生在偏北风时.当有持续的弱冷空气影响本地时,容易导致污染物不断积聚,霾天气加重;当冷空气强度较强,则上游污染物在本地停留时间较短,常在锋面过境前出现程度较重的短时霾天气,锋面过境后,颗粒物浓度迅速下降,霾天气也很快消散.偏东风频率的增加有利于2014年霾日数的减少.苏州相对湿度在70%~80%范围内出现霾的频率最高,全年达55.8%,冬季这一比例更是达到68.3%.更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出现重度霾.早晨和傍晚较高的相对湿度和污染物排放的增多有利于霾天气形成或加重.近地层气温层结反映大气的稳定性,其变化对近地面污染物浓度及霾天气有较大影响.冬季苏州近地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与近地面PM2.5浓度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温垂直递减率较低时,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造成程度较重的霾天气.将2014年中、重度霾天气过程依据地面气压场等特征进行天气学分型,主要可以分为高压前部型、低压底部型、均压场型、低压倒槽型等,其中高压前部型和低压底部型出现次数较多.

雾霾天气 时空分布 空气强度 颗粒物浓度

沈沛丰 赵云武 韩珏靖 林惠娟

苏州市气象局,苏州,215131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1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